商周
不只日本美國也最好別惹到中國人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blog/article.php?id=2126&p=2
事實上一位北京某大學的教授在不久前跟我說:「十個中國人裡有兩個不喜歡美國,但肯定有九個恨日本。」
對西方來說,在這場民族主義敵對狀態中還存在著一線希望:中日兩國都不是流氓國家,只要兩者的糾紛不動用到非常規武器,我們就可以將這場摩擦視為亞洲內部的爭吵。此外,儘管中國許多城市都爆發了反日遊行,但日本可能想讓東海諸島爭端上的激情逐漸冷卻下來。
但西方—尤其是美國—是這場中國尊嚴遊戲的新來者。如果西方膽敢用高人一等的語氣跟這個有著5千年歷史的聖賢之國對話,那麼就可能成為中國民族主義情緒的另一個目標。
中國仇日暴行總整理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blog/article.php?id=2125
即使遊行平息,周邊海域的衝突以及日本對華貿易的停滯也無可避免。對於日本企業來說,從「政冷經熱」轉入「政冷經涼」,將是一個新的時代考驗。
對於這些違法行為,中國人也發出了批評之聲。容許反日遊行的政府也表示將嚴懲打砸搶燒等違法行為。但是,反日苗頭如今正在以不同於遊行的形式擴展,這一點恐怕後果更加嚴重。
湖南省的一檔銷售化粧品、珠寶飾品的電視購物節目「嘉麗」從9月12日起全面撤下了高絲等日本產品。甚至還推出了只要電話訂購的顧客說「釣魚台是中國的」,即可當場獲得20元優惠的「服務」。
亞洲時報
王冠一財經專欄:經濟股市 顯著分割
相比起歐債危機纏身的歐豬國家,內地股市居然大幅落後,原因卻是令人費解
事實上,股市表現與經濟不一定掛鈎。最明顯的例子是在2007至2008年,中國GDP增長仍超過10%,但滬指當年卻由逾6000點急跌至2000點附近。但亦有股市與經濟走勢相約的現成例子,亞太區經濟大幅放緩,印尼次季GDP仍有6.4%的驕人升幅,股市今年至今亦累升10%,與外圍股市睇齊。
希臘正為削赤縛鬥,希望能取得新一輪援助,厲行緊縮政策導致國民怨聲載道,國家已被送入深切治療部,股市仍能跑贏中國股市,較其他歐洲股市亦不遑多讓,唯一解釋是「否極泰來」。希股去年6月跌至低於500點,是過度超賣,在取得國際援助及進行債務重組後,局勢仍然嚴峻,但暫時已無生命危險,遂吸引買盤趁低吸納,但如果說希臘股市長遠可以跑贏內地股市,卻是令人難以入信。滬指週四再探2000點後大幅反彈,反映已跌得過殘的內地股市應已走到隧道盡頭,黑暗過後很快便會見到曙光。
中時電子報
社論-中國大陸救市和陸股的未來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3/122012092900105.html
新華社發出呼籲救市的專文指出,全球股市皆漲,陸股卻獨跌
第一,大陸股市低迷並非一朝一夕,自從2008年金融海嘯後,上證指數從最高的6,000多點,幾乎是直線下挫至2,000點以下,其後在2009年至2010年時曾回升至一半3,000多點以上,但此後則呈現逐步下滑
第二,新華社突然對股市發表言論,其背後極可能是為即將召開的十八大塑造有利形勢
第三,在此同時卻有更多的報導指出,推高上證指數是政府傳媒的宣揚和政策的傳聞,並非來自企業實質利潤
第四,大陸股市的成分結構以國營企業為主,使得股市的榮枯繫於政策面的利多甚深,例如國有股份減持,就成為個股能否上漲的最重要因素。這也是為什麼大陸股市難以獲得外資青睞的主因
第五,可能是巧合,就在大陸當局提出救市的時點,台灣金管會也放寬國內投信基金可以百分之百投資大陸股市,不再有投資比例的限制。這是金管會的「具兩岸特色金融業務」及「國人理財平台」兩大套案中,第一個正式開放的業務。
謝長廷想登陸觀賽黨內看法不一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501012028/112012092900213.html
對於謝長廷要登陸,民進黨內有不少人持正面看法。前民進黨主席許信良表示,不管以何種名義,謝長廷去訪問北京,他全力支持,民進黨也應全力支持。前總統府資政辜寬敏說,「很好,早就該去了,因為中國對我們是很重要的對手」。
名家-陸金改目標在服務均等化
先改革利率市場化
前者主要包括4個方面內容:一是金融必須服務於實體經濟,金融業的發展必須與實體經濟相適應。只要實體經濟有需要,金融服務就得創造條件來保證。二是金融均等化是要把金融服務重點放在對弱勢民眾與弱勢企業的支持上。因為,在市場上,強勢企業的市場力肯定會好于或優勢於弱勢企業,他們占有社會金融資源也比較便利。「規畫」的金融服務均等化把重點放在支援弱勢企業上。比如強調對「三農」、小型微型企業等領域的貸款增速超過全部貸款平均增速。著力解決小型微型企業融資困難等。
三是金融服務均衡化還包括通過金融服務來鼓勵科技創新及國內產業結構的調整等。四是如果正規金融體系健康發展,那必然會縮小非正規金融的空間,並讓非正規金融也逐漸地納入到正規金融體系。
後者主要是指如何建立更多更好多層次的金融市場,提高金融服務品質,從而為整個社會的不同投資者提供不同的投資工具與市場,讓國內金融市場真正成為一個大眾化、普及化、民生化、均等化的市場。
「規畫」並要求在利率市場化改革取得明顯進展,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須進一步完善及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的逐步實現。也就是說,金融服務均等化主要是通過利率與匯率市場化來實現。目前國內金融市場許多問題都是與金融市場有效的價格機制沒有建立有關。所以,「規畫」把利率與匯率市場作為未來5年中國金融改革的重點。它也是實現中國金融服務均等化的重點條件。(作者為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
亞洲週刊
咼中校:中國首艘航母潛藏政治效應
http://www.yzzk.com/cfm/inews.cfm?Path=2235582802&File=20120927%2Fyz041511.htm
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號」九月二十五日在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大連造船廠正式交付海軍,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同時出席入列儀式,顯示出強烈的政治意涵。中國官方媒體對首艘航母給予高度評價,但海外媒體對「遼寧號」評價不高,認為它遠未形成戰鬥力。
張倩燁:烏坎模式是中國模式中間站
http://www.yzzk.com/cfm/inews.cfm?Path=2235582802&File=20120927%2Fyz041510.htm
若繼續縱容無地權、低人權、高增速的「中國模式」不變,「烏坎模式」這種柔性維穩只會成為「中國模式」向更大規模的「土地戰爭」一路狂飆的中間站
新界東北發展爆意識形態戰爭 .馬家豪
http://www.yzzk.com/cfm/Content_Archive.cfm?Channel=ag&Path=2235582802%2F40ag1.cfm
「非常粗糙的劃分,本土派可分為左右兩派,『右派』具有強烈本土意識,遇到敏感議題,常常以族群來區分敵我,學者陳雲與他提出的『香港城邦論』較接近這派思想;『左派』則強調本土保育、不『反蝗』,也不強烈『反雙非』,他們爭取的是一個公義的社會,為弱勢發聲,而非以族群、地區來區分敵我,社運人士朱凱迪較接近這種思維。但按照新界東北發展爭議來說,目前左右兩派都處於合作階段。但必須說明的是,兩派人不是截然二分的,在某些情況,他們是相互流動的。」
從「D&G事件」、「反自駕遊」到「反國民教育」,本土派支持者似不斷向右走,當中部分「右派」人士極為敵視大陸,不僅痛恨中共,也排斥大陸社會及人民。他們的立場日趨強硬甚至拒絕討論,官民墮進「撤」與「不撤」的死胡同,滅絕任何迴旋空間。
中日軍事對峙經濟戰先開火 .紀碩鳴
http://www.yzzk.com/cfm/Content_Archive.cfm?Channel=ae&Path=2235582802%2F40ae3.cfm
民間抵制日貨採以經濟制裁的呼聲日益高漲,並開始變為自覺行動。「九一八」國恥日前後抗日遊行中砸日產車、衝擊日貨店的行動只是暴民所為,但隨後出現的日貨消費疲弱現象卻是經濟制衡的先兆。
日本航空表示,九月至十一月期間已有一萬二千個機位被取消。而全日空航空早前宣布,赴日航班機票至少有一萬五千名旅客退訂,北京、上海、廣州等地赴日旅遊幾近停止
天津海關對使用日本原料的電子產品提高檢查比例,上海海關更對部分日本進口貨物實施全面檢查。日本共同社更報道,上海、北京、山東青島等地部分在華日企已開始撤離日籍員工及其家屬,而江蘇蘇州和上海的日本人學校正研究停課措施。
聯合國新聞
日本針對楊潔篪講話行使答辯權稱“尖閣列島”(釣魚島)為日本固有領土
http://www.un.org/chinese/News/fullstorynews.asp?newsID=18522
日本代表表示,无论如何,从1885年开始,尖阁列岛的一直由日本管辖只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后,中国政府和台湾当局才提出对于日本固有领土尖阁列岛的领土主权要求。而在此之前,他们从未向日本提出了反对意见,也从未对于根据《旧金山和平条约》第三条规定将尖阁列岛置于美国行政托管的事实提出过抗议。他表示,将两国之间不同的观点简单地归咎于过去的战争不仅不能令人信服、缺乏建设性,同时也是在试图回避事务的本质。他强调,日本一直对尖阁列岛实行有效控制,该岛屿不存在主权争议
楊潔篪聯大發言直接提及釣魚島稱維護領土主權的立場堅定不移
http://www.un.org/chinese/News/fullstorynews.asp?newsID=18520
常驻联合国代表李保东:中国有能力维护自己的领土完整
http://www.un.org/chinese/News/fullstorynews.asp?newsID=18521
共同網
聚焦:在華日企擔心多年努力化作泡影
http://china.kyodonews.jp/news/2012/09/38050.html
“日本政府知不知道我們簡直成了人質?”在華日本人對日本國內有關“國有化是正當的”、“中國的抗議出乎意外”等刺激中方情緒的言論感到憤慨。他們一致認為,在中國核心領導層十年來進行換屆這一敏感時期,拋出尖閣國有化問題簡直“難以置信”。這樣的想法與日本國內情緒存在著顯著溫差。
日本國內很多人樂觀地認為遊行平息後能恢復到以前
焦點:野田政權苦於應對中國船隻駛入領海
http://china.kyodonews.jp/news/2012/09/38089.html
於中國船隻頻繁駛入日本領海,一名前駐華大使警告稱:“如果20、甚至30艘船隻像在本國領海內航行那樣(靠近尖閣諸島),就應該認為(日本)對尖閣諸島的實際控制已經動搖了,或者正在動搖。”
對於“沒有做到實際控制”的指責,外務副大臣山口壯20日在記者會上艱難地辨稱:“沒聽說俄羅斯等(除中國以外的)其他國家登陸尖閣諸島,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日本)有效控制著(尖閣諸島)。”21日,外務報導官橫井裕對此解釋稱:“尖閣不存在領土主權問題,但發生各種事態也是事實。”
詳訊:日本各地相繼取消推遲日中邦交正常化40周年紀念活動
http://china.kyodonews.jp/news/2012/09/38508.html
"優衣庫"上海浦東新門店開張
http://china.kyodonews.jp/news/2012/09/38479.html
中國國內“抵制日貨”的號召給日企的經營造成了負面影響。一名60來歲的男顧客則表示:釣魚島的問題屬於政治領域,與購物沒有關係。
美國之音
中國的反美情緒從何而來?
http://www.voafanti.com/gate/big5/www.voachinese.com/content/congress-anti-american-sentiment-in-china-20120928/1516975.html
BBC中文網
大家談中國:「熱線」與「冷遇」的反思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comments_on_china/2012/09/120927_coc_hotline.shtml
一是投訴熱線無人接聽,二是接聽熱線的人話「冷」而不「熱」,三是熱線光接聽沒有回應,四是投訴後有承諾沒有兌現等,久而久之,老百姓本來對滿懷希望的「熱線」便逐漸地失望了,對沒有希望的「熱線」還打它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