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釣魚台事件,其實攸關的是中美兩方的局勢與攻防

美國對中國的防備早在2005年就已經開始,雖說這幾年兩方局勢多少有發生變化,但基礎是不變的

《中國大世紀》裡我們能看到2005年,Oded Shenkar對中美局勢的預測,結合現今國際局勢的發展,想必能看出一些不一樣的地方


美國對於中美間龐大的貿易逆差感到憂慮

2003,中國銷往美國的產品比他們跟美國購買的總值多出1520億美元

但並不是說美國人消耗國家財富的速度越來越快,到目前為止,受到衝擊的多是以往靠著對美出口鑽取美元外匯的貧窮國家,特別是其他的亞洲經濟體

拿美國的成衣業來說,早在中國開始從亞洲跟拉丁美洲的工廠搶走訂單之前,就已經萎縮了

美國家具產業又是另一種情況。這個產業的精力幾乎是被中國吸乾的,現在輸往美國的家具中,有40%都是中國製造

 

和貿易數字一樣重要的是赤字的內容,特別是中美進貨的貨物

2003年輸美產品前四項都與科技有關(普查局外貿部統計)

一、工業製品雜項

二、辦公室器具與自動化資料處理設備

三、通訊與錄音設備

四、電子機械設備

五、服飾

六、鞋襪

中國往美國輸出的勞力密集產業,排名雖然在下降,但交易量卻沒有減少

相對下來,前四名往美國輸出的電子產業,可以顯示中國已不僅僅滿足於輸出低階工業,他們同樣高速往高階工業發展,並已有所成就

 

反對意見

中美商會的自衛性言論圖出強力為中國遊說的意圖 (波音和許多靠中美進貨來維持競爭力的企業,都是其中一員)

  •  認為香港的口貿易沒有確實反映出來

向中國大陸經由香港出口到其他地區,或美國出口到香港,最終地卻在中國

服務性產品也列於其中:美國商品交易長期虧損,交通、顧問類服務業則頗有斬獲

  •  美國對中國的貿易赤字有灌水之嫌

關鍵在美國進出口貿易的計算方式,美國進口貿易是以成本、保險費、運費為計算基準,而出口則以船邊交貨條件為計算基準,商會主張用船上交貨價格條件,來換算進出口貿易,所得會把出口量向上修正一個百分點,而進口量向下修正十個百分點

>即使如此,中美貿易順差仍然巨大無比,而且新的數字在納入貿易赤字成長因素後,也只能反映六個月的時間差

>調整貿易數字無法反映中國和美國其他貿易夥伴的相對關係

學者看法

  • 以美國貿易赤字在國內生產毛額中佔的比重,雖然已超過5%的警戒線,但並沒這麼糟
  • 讓外國人逐步掌控財政會導致巨大危機

如果外國人對美元失去信心,以美元為主要準備貨幣的世界經濟體系,也跟著動盪不定

  • 貿易是互惠的雙邊行為,也有人主張沒有對等進行,也會有利可圖

如美國消費者就受惠於中國廉價商品

 

美國工作機會減少都算是最好的狀況

最糟是製造業產生了結構性改變,根本不會有新的工作。

儘管有針對失敗者的紓困計畫,甚至把失敗的因素都歸罪貿易問題,也擋不住大環境的改變

美國消費者向來喜愛購買外國品牌的商品,即使美國和歐日進口的品質相當,美國人還是願意買進口貨

EX豐田汽車廣受青睞,同一合資廠商製造的通用汽車卻受差別待遇

不過美伊戰爭後法紅酒銷量減少,顯示美國人消費習慣跟地緣政治、仇外心理、其他非理性因素有關

 

中國並非唯一造成美國因外國競爭而增加失業率的國家

以服務業來說,印度對美的影響還大於中對美的影響

即使美國製造業裁員,主因是產業本身就在裁員,許多人還是將持續嚴重的失業問題歸咎於以中國為首的發展中經濟體

中國在美歐日機起不小政治反彈,墨西哥等發展中經濟體也將失業問題歸咎於中國

 

美國產業、企業之間,因中國貿易所產生歧見將會日漸加深

受益者

受害者

在中國有大型投資的跨國性公司

無法出走到中國的公司

 

包括許多中小企業

雙方將在保護主題議題上採取對立立場,也可能和民主、共和兩黨進行策略性聯盟

  • 工作保障將再次成為勞資談判的主題,淡出的供會,可能會聯合高技能知識工作業者再起
  •  保護主義再度抬頭

              1. 主張要課徵短期關稅
              2. 政府重談貿易協定
              3. 挑戰世貿組織之類的國際組織


美中可能會爆發貿易戰爭

世界各國正處於互相依存的狀態,任何一方保護主義都會是錯誤決定

每個人都有責任彼此平等對待,是美國的中心思想。如果在全球貿易中落敗的玩家得不到重視和協助,那美國人奉行的機會均等主義就會瓦解,美國不再是所謂美國的樣子

2004中美貿易順差已達115E美元,但同年中國貿易餘額卻是-80E美元,代表其他貿易夥伴表現良好

美國是第一個向世貿控訴中國的國家,但許多國家認為美國是不公平的貿易國

感覺越來越孤立的美國,會把重心轉向國內的議題,而非國際間的貿易夥伴。在工會和小型製造商的施壓下,美國政府將會採取懲罰性關稅等單項措施保護國內企業,然而,中國的做法是拋售手中持有大量美元外匯,從而導致美元崩盤和全球金融危機

這樣可能性會有,但發生率不大

中國無法達到入世協議所要求的體制改革,可是能成功轉移焦點,方法是讓美國之累感受的衝擊的貿易夥伴,暫時享受到中國增加出口的好處

中國為了紓緩雙方貿易對立,會稍微調整人民幣匯率,幅度不太大,但卻足以滿足不斷鼓吹人民幣升值的學者

有些中國廠商會追隨海爾的腳步到美國設廠生產,但由於工資和原料的成本差異,規模比不上日本二十年在美國的投資


中國經濟影響全世界。對照現今世界發展局勢,中美2005年的關係與預測,是否有給你什麼啟示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nset113335 的頭像
    sunset113335

    Miss.Medi

    sunset11333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