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這麼想過:人腦裡面總有個地方負責快樂跟不快樂吧,只要刺激快樂那點,整個一天就會非常happy。不過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是不是把不快樂的那邊毀掉了,人就能一輩子都很快樂呢?
人生追求的是什麼,不就是「快樂」嗎?
事實上,人體不止「有一個地方負責快樂」,而且「左邊比右邊快樂」
腦裡沒有哪半邊是多愁善感的,也不是另一半就由理智支配,事實上,兩個半球都忙於處理情緒:差別只在於,在遇到負面情緒時,額葉的右半邊比較活躍,而左半邊在愉快的時刻裡比較活躍。
事實上,如果在人產生情緒的時候,拍他腦裡活躍的狀態的話,會發現「左邊快樂,右邊不快樂」
曾經有這樣一件事情發生:
印度裔的美國神經學者拉馬纏得朗,提過這樣一個患者:有位道茲女士是腦部中風,造成身體的左半邊完全癱瘓(腦半球與身體半側之間的連結是透過腰部)。道茲女士不但不想知道自己生了什麼病──她也確實對此一無所知,甚至在拉馬纏得朗問她會不會拍手時,她回答:「當然會!」然後用他未受損的右手往空中一拍,神情嚴肅的說她自己是在拍手。她腦裡顯然缺乏一個平衡機制,來抑制左半球過於奔放的正面情緒,並帶領她回到現實
那除了這種極端的方式,還有沒有別的方法,能讓人長期維持在快樂的狀態,並且「現實一點」呢?
還是有的!
基因不是命運。人類不同於老鼠的地方是,人類不是被童年經驗就決定了一輩子。神經心理學家大衛森注意到這點。他請那些在嬰兒時期被他測過腦波的人,十年後自回到他的研究室。這時,在已經是小學生的他們身上,看不太出腦波過去的模式,很多以前左側額葉比較強勢的小孩,現在右側比較活躍,有些則是剛好相反。
長大成人之後,腦子還是有可能改變。有時造成改變的推力來自外界,新的經驗經常會改變我們的感受。早在四十年前就有第一批研究指出:大發雷霆只會更加眾怒氣,而眼淚只會把人推進更深的憂鬱
而不但經驗跟成長,可以改變自己的個性和人生,你現在也可以:
大腦還可以改變自己的設定──用積極的暗示來改變自己。
試試這樣想吧
ü 你一生下來就是完美的,你是為了讓這個世界更美好,才來到這裡
ü 你想要什麼都能得到
ü 這個世界早幫你準備好了一切,只等你「想要」
ü 我願意讓這個世界,因為我而變得更加美好
ü 我不知道有什麼好讓我煩惱的,我做得到的事,去做就好了。我做不到的事,煩惱也沒用
ü 事實上,只要我愉快並且相信我自己,每件事都能夠做得很好
ü 我是積極而快樂的人
參考:不斷幸福論/ 柯萊恩(Stefan Klein)著
留言列表